首页 > 行业新闻 > 老街道穿上“新衣服” 如何保障“烟火气”只增不减?

老街道穿上“新衣服” 如何保障“烟火气”只增不减?



“城市更新”历来是群众关注的重点。跟随小编一起来听听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四三六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成都市金牛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成都市金牛区工商联副主席杨芳和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致高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蒲虎的看法。


抚琴西南街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后



网友
希望城市更新兼顾内外、统一规划

网友小林家住成都市牛市口附近,以前他家附近小巷比较脏乱,建筑外立面也很老旧,在改造之后变得整洁统一了。本来是好事,可小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老小区的外立面统一了,街道门店的招牌也统一了,但感觉烟火气没那么浓了。”小林说,希望社区在改造更新过程中,能够和在地文化结合,增加现代元素的同时也能延续传统文化。“老街道穿新衣,也要凸显老成都的特色。”

成都市民宋丹对城市更新的功能性提出了意见:“感觉现在很多老旧小区的更新只注重外立面的漂亮,却忽略了居民的真正所需。”宋丹表示,她注意到一些老旧院落的改造是把外立面重新刷一遍,看着更新更漂亮,但对居民生活没有更多改变。“老旧小区一般都没有公共空间,我的真正需求其实是在小区附近有更多活动场所、小广场、绿地等,希望以后在改造中可以更关注居民的需求。”

庄先生则留言称,希望在老旧街道增加一些新的消费场景。“我家附近老旧小区、街道都改造得很好,外观很漂亮。但街道中的店铺还是一些按摩店、批发店、五金店等。”庄先生表示,他有一次去曹家巷的爱情文创街区,发现街区除了外立面很漂亮,内部的消费场景也有所侧重。“那条街上有民宿、咖啡厅、剧场等,这就兼顾了内外更新。”


杨芳
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 创新表达成都的烟火气


作为城市更新文化创意和城市特色街区设计的从业者,成都市人大代表杨芳认为,当前成都市在城市文脉传承、街区形态设计和社区治理方面还有可优化的空间。


针对网友提到的“感觉成都市烟火气没那么浓了”,杨芳表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少老旧街区和院落都着力文态塑造,大部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了传承和延续,但仍有不少区域缺乏老成都传统的生活气息,有的甚至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她看来,城市更新应当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而非片面地重新植入全新的文化概念,“具体而言,通过将传统的历史文化痕迹和现代时尚的商业场景相结合,在进行城市更新时注重成都本地生活的烟火气息表达,凸显城市肌理,才能将传统的历史文脉有机传承。”


对于网友提到的店招统一,导致失去了老成都的特色,杨芳表示,她也观察到不少街区的店招都进行了标准化改造,“门面虽然整洁了,但氛围感也缺失了。街区形态设计不仅需要统一,更需要体现成都的独特元素,增添趣味,焕发老商业街区的活力与生机。”同时,她也强调,当前成都部分艺术景观和艺术小品存在同质化现象,如大熊猫元素遍布大街小巷,“景观小品的打造不能生搬硬套,而需要将成都本地的元素因地制宜与街区场景和公园场景有机结合,借助创新的设计语言,打造丰富、趣味的城市空间。”



蒲虎
坚持外观与功能并重 注重产业提档升级


对网友提到的城市更新更注重环境美化,忽略了生活所需,成都市政协委员蒲虎表示,这就是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重外观轻功能”的情况。“外立面形态空间有了很大改善,但实用性、功能性欠考虑。比如,拆了防护栏后老百姓没了晾晒衣服的地方,这样的‘更新’反而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对此,蒲虎建议,在城市更新中要外观和功能并重。“城市更新项目要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协调居民矛盾,充分激活居民参与的热情,争取物理空间改造和居民需求包括老旧小区内部景观、水电管网、电梯楼道改造以及智慧城市、智慧物业和基层治理一体同步提升。”


部分市民提到的对新业态的需求,蒲虎表示,建议在城市更新中把城市更新与产业提档升级相结合,避免外面“穿新衣”,内部“老三样”的现象。“比如一些地方外面装修得很漂亮,绿化也很好,但里面全是麻将馆,没有产业的提档升级,也没有注重城市更新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


对此,蒲虎建议,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城市更新项目时,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兼顾城市更新后相关设施的营运利用,做到一方面方便市民生活,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产生经济效益。“比如在滨河街道或有文化特色的街道,可以融入文创产品、摄影、咖啡厅等业态,增加城市更新的附加值。”


同时,蒲虎表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可以引进第三方经营或者试点以小区共有物业投资入股和街道社区出资共同成立实体,实现“项目聚焦群众需求,项目发展群众参与,项目收益群众共享”,实现小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和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