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区域 > 都江堰以“天府之源”的名义 缔造“养生休闲之城”

都江堰以“天府之源”的名义 缔造“养生休闲之城”

成都日报20140624

【生态】

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

全市森林覆盖率59.27%,被誉为“天然氧吧”

【养生】

都江堰全市人均寿命77.1岁,比全国人均寿命高5.7

全国唯一省政府命名的“长寿之乡”,被誉为中国十大长寿之乡之一

【交通】

数十公里外的成都,快铁、地铁2号线西延线无缝对接都江堰

从南充至都江堰市高速动车,只需2.5小时;从重庆至都江堰,只需3小时

【规划】

不仅是都江堰的城市旅游增长极

更是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休闲度假】

住农家院、吃生态饭菜、吹自然凉风、沐清冷的山沟水

住着住着就不想走了,最后买了房,把家人接来

【居住】

独特的山水资源,吸引人们来到这里,留在这里,住在这里

也正因为如此,都江堰备受置业者和城市高端精英的宠爱

【教育资源】

成都七中领办了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和八一聚源高级中学

七中派出的两任校长都长期住在聚源,与学校师生一起生活学习

【医疗卫生】

正在对养生保健作为产业来规划打造

以满足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

621日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游人如织,景区门口巨大的LED显示屏上,PM2.5=0.025mg/m3(达标值0.075mg/m3),空气和水质量评价等级“优”等字样不停闪现,格外耀眼。

青山绿水间的自由呼吸,是这座生态禀赋一流的城市的常态。

被誉为“天府之源”的都江堰,近年来始终坚持走低碳环保、绿色发展道路,着力构建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新格局,成效十分明显。先后获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奖”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称号。

【生态】

生态立市

被世人誉为“天然氧吧”

世界遗产地的都江堰水清,天蓝,树碧。这里到处都有森林覆盖。如果你深入青城山—都江堰、青城后山—外山、龙池—虹口国家级森林公园、财神故里赵公山等景区,挺胸长吐一口大城市的浊气,再收腹深吸一口纯净的空气,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将给你的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依山傍水的都江堰市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38毫米,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59.27%,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被世人誉为“天然氧吧”。据调查,青城山的负氧离子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5000-28000/立方厘米,是闹市区的180倍。

2012年,都江堰市率先在全省县级市实施PM2.5监测体系建设,去年又率先实施环境主要指标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如今,人们无论在都江堰市官方网站上,还是在景区的LED显示屏上,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景区内当日包括PM2.5、负氧离子、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指数AQI10多项检测数据、达标值及评价情况,其中优良的PM2.5检测数据值格外耀眼。

据都江堰市环保局介绍,目前,贯穿该市境内柏条河、徐堰河等8条河流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大气环境优良率达97.3%

2013年,都江堰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专家评审,同时,该市已有17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验收。对此,都江堰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果每天环境指标检测数据的公开显示,是表明都江堰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信和决心的话,那么,17个乡镇通过国家生态乡镇的考核验收,则是都江堰城乡生态一体化发展建设取得成功的生动诠释。

【养生】

PM2.5时代

“长寿之乡”已成“养生之城”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越来越看重。在中国西部房地产板块中,尤其是具有独特的生态自然环境的板块屈指可数,都江堰市却优势独具。都江堰和青城山,作为世界双遗产,一直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区。新西贵上风上水,具有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是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都江堰全市人均寿命77.1岁,比全国人均寿命高5.7岁,相当于每天多“活”两小时,是全国唯一省政府命名的“长寿之乡”,被誉中国十大长寿之乡之一。都江堰区域内有岷江5条干流穿城而过,山水辉映,城景交融,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也是旅游、居家的理想港湾。

都江堰人长寿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长期以来,来自国内各个省市的游客带着疑问,来到向往已久的都江堰,古城巡游、古堰健步行、泰安山货节、老年养生太极体验、自行车骑游、学打养生太极拳……体验都江堰养生、长寿之道。作为道家的起源之地,都江堰和青城山的道家养生观念有着至深的影响,更是人们休闲养老的上佳去处。“都江堰将以健康环保的旅游作为主导产业,也是成都所有区县中,唯一一个没有大型工业规划的城市。毫无疑问,这里的空气将永远保持优等状态。”

都江堰全年平均温度15.2摄氏度,是植物最佳生长温度,更是最佳养生温度,是名副其实的四季度假地。

今年530日,青城国际养生公园举行了开工仪式。项目总规划用地约2000亩,总建面约50万平方米,位于两大“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青城山-都江堰国际旅游度假圈枢纽位置,拥有无可比拟的人文资源和全国罕见的山、水、湖、林、空气、植被等自然资源。

区别于传统的地产项目,该项目融合世界顶尖健康养生产业的巨大能量,构建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相匹配的养生产业体系,欲打造“中国一流、世界水准”的养生小镇。

【交通】

轨道上的现代城市

不到半小时成都到都江堰

外地购房者的急剧增多,与都江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无关系。

来自成都、南充、重庆等热点城市的游客,通过轨道交通更加便利地涌入都江堰。从南充至都江堰市高速动车,只需2.5小时;从重庆至都江堰,只需3小时。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能够像都江堰这样大面积地开通来自多个城市之间的城际快铁,确实屈指可数。数十公里外的成都,快铁、地铁2号线西延线无缝对接都江堰,让城西都江堰融入成都主城区“半小时生活圈”,住在都江堰与住成都中心城区已无距离障碍,形成了一个快捷便利的成都“新城西”。专家认为,快铁网的开通,使成都的经济循环变得畅快,人们无论是在城市的哪一个角落工作,都可以通过双铁在工作地点和居所之间快速切换。

回归成都之西,定居在生态更好、历史更有亲近感的都江堰青城山区域,将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和趋势。

【规划】

滨江新区扛鼎

未来都江堰城区更“国际化”

日前,来自法国F&B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德国ISA意夏国际设计集团、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中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国内外14家品牌设计单位的设计规划专家齐聚都江堰,为这座城市未来的新交通枢纽和旅游服务基地——滨江新区城市设计,出谋划策。

据了解,滨江新区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由灌温路两侧滨江街道和幸福镇临外江区域、都江堰市快铁站区域、外江以西一环路以北——沙沟河以东的玉堂镇区域、外江以西——一环路以南——鑫玉大道、铁军路以东——都汶高速以北的玉堂镇待开发区域等组成。

都江堰主要负责人介绍,滨江新区作为都江堰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片区,将在产业、空间和形态上都将来一次华丽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区域的科学发展。其交通枢纽和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作用将日益凸显。

未来的滨江新区,将是空间怡人、生态优美、水城相融、产业高端的城市旅游增长极。游客到都江堰市来玩只会去各大景区,将因为滨江新区的打造而成为历史。游客会越来越觉得,滨江新区也好玩。未来的滨江新区,不仅是都江堰的城市旅游增长极,更是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休闲度假】

亲近凉爽都江堰

享受人居天堂

生活在闷热的大都市的人们不知道,都江堰市的青城后山、龙池——虹口国家级森林公园,岂止凉爽二字就可以形容的,那里简直就是炎炎夏日的人居天堂。

青城后山的凉风凉意,来自龙隐峡栈道的缕缕飞泉,来自翠屏湖的碧水微澜,来自五龙沟的涓涓细流,盛夏,青城后山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沁人心脾的舒适。

四季皆成美景的龙池景区,春可看花,夏可戏水、秋可赏叶、冬可玩雪。景区内还繁衍着2000多种植物和数十种濒危动物,其中包括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珙桐等珍稀物种,这里因此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

每年夏天,成都、重庆的人都会说:“实在热得受不了,夏天我们只有把家搬到青城后山、搬到龙池和虹口了。”当然搬家避暑的人远不止他们,上千个农家乐几乎家家爆满,来的都是省内外的“居民”,他们住农家院、吃生态饭菜、吹自然凉风、沐清冷的山沟水,住着住着就不想走了,最后买了房,把家人接来,像候鸟一样栖息在都江堰的夏天。

【居住】

楼市均价4000多元/平方米

价值洼地后劲足

作为“世界双遗产”城市,都江堰一直以来都是房地产开发的热土。而随着成灌快铁的开通以及未来旅游配套的全面升级,这片土地迎来众多开发商聚焦的目光,除成都本地房企外,来自上海、珠海等地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进驻,武海、中信等大开发商赫然在列,高品质普通住宅、高端别墅物业争相崛起。目前,都江堰物业还处于价值洼地阶段,性价比较为突出。

就普通住宅而言,目前都江堰楼市整体均价在4000多元/平方米。而快铁的运营应该还蕴含着较大增值空间,根据国内外快铁发展的经验来看,快铁对沿线区域的价值提升率可达到5%15%。由此可见,都江堰楼盘从长远看还具备一定增值空间,尤其是一些重点打造的区域。

以外滩区域为例,这是都江堰政府重点打造的、专门用于快铁开通后的高端生活场所。目前,部分打造完成的外滩公园已成为了都江堰市民休闲的好去处,甚至很多成都主城区的市民在周末都会驱车前来休闲度假。

独特的山水资源,吸引人们来到这里,留在这里,住在这里。

也正因为如此,都江堰备受置业者和城市高端精英的宠爱。根据都江堰市房管局的统计,2013年,都江堰城区商品房本市购房者占41.95%,外地购房者占58.05%,比2012年增加8个百分点。青城山片区的购房者基本为外地购房者,本地购房者占12.36%,外地购房者占87.64%。其中,仅成都就占到了外地人置业的40%

【教育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倾斜

七中领办聚源学校

百年名校成都七中领办了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和八一聚源高级中学,开启了我市以“名校领办”方式促进教育发展的先河。都江堰市的这两所学校在成都七中的帮助下,取得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市民的高度肯定。七中派出的两任校长都长期住在聚源,与学校师生一起生活学习。

成都七中领办后,七一聚源中学能无偿享受到成都七中的网校资料,师生能与成都七中、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七中育才学校等名优学校零距离接触。三个年级分别办了三个网络班,大大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和品牌。其中2010届在中考中列都江堰农村中学第一名。2012届在期末调研考试中,所有指标均列全都江堰市第一。最近几年,学校也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都江堰政府与成都七中签订了领办协议。成都七中将学校纳入成都七中教育集团,学校在成都七中的倾力领办下,依托名校优质资源,积极创建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努力再造一所都江堰的成都七中,以此推动区域教育的良性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医疗卫生】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重新规划修建成为一家三级医院

都江堰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发展,也给人们进一步提供了健康保障。近年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重新规划修建,成为一家三级医院,医疗硬件和软件都得到全面提升,标准化建设的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城乡居民在家门口便可实现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值得关注的是,今年5月起,市三医院正式托管位于都江堰市的阿坝林业中心医院,中心城区三甲医院专家团队的进驻,不光惠及居住在此的10多万阿坝离退休职工,同时也让都江堰市居民得以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

天然的环境优势,加上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打造和提升,让都江堰市人民的健康更加能得到保障。该市卫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市正在对养生保健作为产业来规划打造,以满足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这一规划即将付诸实施。”负责人对记者说。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发出的即兴感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莱斯·莫洛伊博士对都江堰的评价是:“都江堰美丽得犹如梦境。”这是长期重视环保,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回报,都江堰市正在朝着低碳、智慧、现代、时尚,更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国际旅游城市大步前行。